宜蘭住宿,宜蘭民宿,宜蘭景點-宜蘭好好玩
    關於我們   民宿風情   宜蘭景點旅遊   風景名勝   賞鯨之旅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3D打印,讓醫療進入個性定制時代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4740811055707390&wfr=spider&for=pc"

大眾日報發布時間:09-1519:31大眾報業集團盧文潔 張玲9月15日,3D打印與先進新型材料創新應用暨山東省醫工交流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行。來自我國科技前沿的學術大咖和專家,分享生物3D打印創新技術與新型材料臨床應用的研究和經驗。腦顱修復:個性“定制”補片3D打印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被推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至今仍是一個全球性熱點。近十年來,生物3D打印技術取得長足發展,醫療應用越來越廣泛。雖然還不能直接3D打印出人體組織或器官用于人體修復,但在神經外科領域,3D打印技術可以“智造”出植入醫療器械,幫助解決腦袋的“修復大計”。3D個性化定制打印,正在深刻改變神經外科手術方式。據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外科丁鋒教授介紹,腦顱創傷后的顱骨修補,現在就可選擇3D技術“量身定制”的新型植入修補材料PEEK,根據患者的頭顱CT數據進行3D重建,完全還原顱骨的生理結構曲度等,可與缺損區域嚴絲合縫,修補效果更佳。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外科是山東省最早成立的神經外科之一,在全省占據龍頭地位,近年來該科室也積極探索生物3D打印技術的臨床應用。生物3D打印技術的臨床應用同樣在山東發展迅速,2016年山東省骨科醫院完成首例3D打印假體置換手術,這標志著山東進入3D打印醫療新時代。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關俊文教授對于復雜顱腦創傷以及顱腦創傷后并發癥治療富有經驗,他在論壇上的發言主題是《精準嵌入式顱骨成形及相關并發癥的處理》,分享了臨床使用3D技術定制PEEK顱骨修補材料的心得。3D打印的人工腦膜:“補腦”后完全降解生物3D打印技術在神經外科應用的另一典型是3D打印的人工硬腦膜,可以修復腦外傷或腦腫瘤手術后的腦膜缺損。這種人工硬腦膜“打印”出來后,不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結構都和人體自身腦膜結構幾乎一致,薄如一張紙,幫助修復重建后又能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論壇上,山東省立醫院辛濤分享了生物3D打印人工硬膜在臨床中的應用經驗。清華大學生物制造中心副主任徐弢教授是國際上最早進行細胞和器官打印技術開發的研究者之一,他和導師一同擁有世界首個細胞打印專利。徐弢并不只是在科研上發力,他及其團隊是國內最早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臨床轉化的團隊。徐弢的另一身份是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邁普醫學研發的人工硬腦膜睿膜至今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使用20多萬例,邁普醫學“人工硬腦膜及其制備方法”專利獲得2018年中國專利獎優秀獎。本次論壇,徐弢教授的助理帶來《生物3D打印技術在神外及顱頜面修復中的應用》的主題演講。展望:離5D打印還有多遠?3D打印的PEEK顱骨,用的仍是高分子合成材料,而用細胞打印成活體器官用于人體組織替代和修復,則是生物3D打印的“終極夢想”。今年4月,以色列一個團隊的研究人員用3D打印技術,利用取自病人自身的人體組織,打印出了全球第一個完整的心臟,一度引發轟動。該心臟包括細胞、血管、心腔以及心室,不過目前還無法泵血,僅能收縮。那么,未來3D打印出人類器官用于臨床手術還遙遠嗎?徐弢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細胞3D打印技術,有豐富的國外研究和產業化經驗。他及助手表示,用細胞打印被稱為3D,加上神經和血管形成一個有機體,被稱為4D,而要打造出有器官功能的產品,則應該稱為5D。以心臟來說,目前用3D打印出外形已經可以實現,但心臟能不能正常跳動,并且根據身體需要來調動,適應身體的環境,未來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論壇由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生物制造產業工作組、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外科主辦。

關鍵字標籤:3d pr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