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住宿,宜蘭民宿,宜蘭景點-宜蘭好好玩
    關於我們   民宿風情   宜蘭景點旅遊   風景名勝   賞鯨之旅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到正倉院展看唐代最美銅鏡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11-09/doc-ihmutuea8379663.shtml"

到正倉院展看唐代最美銅鏡眭菁菁[在奈良這座長居人口僅36萬的小城,每年前來觀展的人次可高達20余萬。人們從各地趕來,穿著正裝,耐心地排著長隊。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對于他們而言,看“正倉院展”更像是一種“朝圣之旅”]10月末,一年一度的京都“正倉院展”再一次拉開了帷幕,今年已是第70回。因為明年日本天皇將要退位,年號隨之更改,所以這也是平成年最后一回“正倉院展”了。在去往奈良的軌道交通里,到處可見“正倉院展”的宣傳海報,在展覽門口排隊的地方還播放介紹視頻,觀眾可以免費領取展覽簡介。門票大約折合人民幣70元,這個價格與日本一般博物館的門票相差不多。運氣好的話,也可能會被贈送免費的門票。不可或缺的“一期一會”在奈良這座長居人口僅36萬的小城,每年前來觀展的人次可高達20余萬。人們從各地趕來,穿著正裝,耐心地排著長隊。其中,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對于他們而言,看“正倉院展”不僅僅是參觀一個普通的展覽,更像是一種“朝圣之旅”。那些拄著拐杖、坐著輪椅、走路都顫顫巍巍的老人,也堅持在家人的陪同下前來參觀。很多人認為“正倉院展”是在正倉院展覽,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試想一座一千多歲的木質建筑,本身都是一件寶物。前兩年,正倉院還進行了一次百年大修,對于一般游客而言,也只能看看其外觀,無法入內參觀。沒有特展的時候,所有文物都被放置在舊庫西南邊新建的兩棟水泥新倉庫,只不過擺放的位置原樣延續了舊庫。從1946年在京都帝室博物館首展開始,除了于1959年、1981年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外,“正倉院展”全部都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今年,“正倉院展”的展期是10月27日至11月12日,共展出56件寶物,包括北倉10件、中倉16件、南倉27件,還有3件圣語藏,其中有10件是第一次展出。展覽現場不能拍照,提供中文講解器,但是并不涵蓋所有展品,鑒于每件展品都有中文說明牌,所以個人認為不必再租借講解器了。但是因為看展的人實在太多,擠得是里三層、外三層,所以建議還是在上午9點開門前就排隊等候,而且可以從最后一件展品開始,倒著參觀。展品放置的距離有點遠,如果真要看仔細,還可以自備望遠鏡。在展覽現場,不少日本觀眾就拿著便攜性望遠鏡,仔細觀看一件件展品。光輝奪目的鑲嵌器雖然每件展品外都擠滿了觀眾,但是有兩類器物受到了特別關注,人們或在展柜前久久不愿離去,或興致高昂地互相討論著,時不時發出驚嘆贊美之聲。第一類自然是做工最為精美絕倫的鑲嵌器,包括“正倉院展”海報上的主角——玳瑁螺鈿八角箱(中倉146),有著“中國最美銅鏡”之譽的平螺鈿背八角鏡(北倉42)和犀角如意(南倉51)。螺鈿是指一種特別的鑲嵌工藝,“螺”指貝類,這里一般是指南海出產的夜光貝,“鈿”即指鑲嵌;螺鈿就是將貝類的外殼加工成平板狀,再切割成各種花紋、圖形,然后嵌入木板、金屬、漆器等表面。如今我們所能見到最早的螺鈿制品,都是唐代遺物。這件玳瑁螺鈿八角箱通體用玳瑁龜甲貼嵌,玳瑁深處又涂有黃色和深棕色,上面再用螺鈿技法裝飾,器蓋中央為唐草紋,四周用連珠紋將盒蓋劃分為八個區域,內飾雌雄鴛鴦交錯圖案。箱體側面也飾有大小不一、相互交錯盛開的唐草紋,花心飾以紅色的琥珀。全器不僅所用材料珍稀無比,其技藝更是鬼斧神工,應為當時的朝貢珍品。平螺鈿背八角鏡更是圣武天皇生前愛用的唐物,被收納入《國家珍寶賬》。鏡面由白銅鑄造,外形仿造八瓣花。背面以螺鈿技法裝飾,以紅色琥珀為花心,用貝殼鑲嵌出寶相花紋,縫隙之間鑲嵌綠松石和青金石等細片,研磨后使其表面平滑,整個鏡子的制作工藝極盡繁復奢華,華麗至極。可能是太過絢爛奪目了,此鏡在寬喜二年(公元1230年)被盜,遭到損壞,后于明治時期修繕完成,但是這絲毫也不能影響其所散發出的奪目光輝。犀角如意的柄身是用珍貴的犀牛角制成的,全器紅藍相間配色,鑲邊的金線將如意分為六等分,以花草蝶鳥為裝飾圖案,并用水晶和珍珠鑲嵌在花蕊之中,握柄以象牙花形鏤雕裝飾,搭配有金制底座和環扣,巧奪天工。這柄如意的形制與《歷代帝王圖卷》中陳文帝、陳宣帝所持之如意相同。這“如意”原本是供講經僧記文于上的法器,或也可以作搔背之需,和晚期那些因其名稱的吉祥含義,而作為賞賜之物的如意大有不同。罕見的“惜物”精神以上這些器物因其華麗的外表、超絕的工藝,自然受人矚目,令人嘆為觀止。但還有一類器物,本不能算為藝術品,但因為其見證了一千多年前日本皇室的日常生活,保留至今,也足見其珍貴。在此次展覽中,麻織品是重點,這與近幾年日本研究人員對于正倉院的麻織品進行了特別調查有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雙女士繡線鞋(北倉152),這雙制作于公元8世紀的女鞋,設計樣式不輸今天的時尚大牌。繡線鞋形狀猶如一只翹頭船,以麻布為地,紅色花鳥紋樣為錦,鞋頭飾以大朵花形裝飾,并有刺繡圖案。它被認為是中國制造的貴重物品,由身份高貴的女性在室內使用,是當時的奢侈品,公元756年由光明皇后捐獻給東大寺。展覽中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織物”,品類、數量繁多,包括屏風、收納、帶飾、配飾等各類生活織品。其中一些僅僅剩下破碎的小布條,但仍舊被小心翼翼地陳列在展柜里,視為國寶,這種“惜物”的精神恐也是讓正倉院存留千年、未受損毀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從正倉院的藏品中看到中國盛唐時期最為流行的紋樣,找到唐代的絲織品。看到展柜中靜靜躺著的那些箱柜的綁帶、屏風的收納袋、收納繩線的百索縷軸、未使用的畫軸,甚至一團雜色的繩線時,觀者敬畏之心油然而生。這些物品在被獻入正倉院時,可能只是當時普通的生活用品,但幸而被時光之神忘卻,未湮沒于千余年的時間長河中,讓21世紀的我們能有機會看到,而且還會被一直保存下去,帶著它們的基因密碼,留給后人一把打開歷史之門的鑰匙。無與倫比的寶庫日本正倉院位于于東大寺大佛殿西北。“正倉”一詞原指政府儲藏國家作為賦稅所征收的糧食倉庫,屬于大型國有佛寺,除了糧食外,也收藏各種進口商品。但由于東大寺的正倉院是唯一存留下來的倉庫,故“正倉院”一詞現為專指。正倉院建筑屬于木質“校倉”結構,即為森林地帶中的一種木舍。全倉分為北、中、南三倉,南北兩倉以三棱形的檜木搭成“井”形并不斷疊加,下承巨柱,距地很深,可通行。三倉的創建年代,現不確定,但應該在公元756年6月21日之前。因為當日為日本奈良時代的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公元701~公元756)的七七忌辰,光明皇后(公元701~公元760)即以“先帝玩弄之珍,內司供擬之物”供獻佛前,藉祈冥福,其物品全部記于《東大寺獻物帳》,而該文獻也一起藏于北倉中。物品包括服飾、樂器、家具、兵器、佛具等650件。由于圣武天皇特別鐘愛唐朝文化,先后十余次派遣遣唐使,不僅引入大量唐代藝術珍品,還命人模仿制作,因此,正倉院的收藏品全面展示了8世紀以中華文化為主,包括從唐代中國、新羅等地運來的各種精品,甚至包括印度、伊朗以及希臘、羅馬、埃及等國文物,被譽為“絲綢之路的終點”。此后,正倉院又陸續納入各種寶物,包括皇室陸續的捐贈、重臣比丘等進獻的寶物,以及亞洲各地來的寶物。正倉院歷經1200余年,9000余件藏品全部保存至今,實在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一座寶庫。現如今,整個正倉院連同其中的寶物都已歸皇室專有,直接由協助皇室的機關“宮內廳”管理。在“正倉院展”開辦之前,除非有天皇敕令,普通人根本無法得見正倉院內寶物。1946年開始,正倉院每年從9000余件藏品中挑選60件左右,對公眾展覽,展期不得超過17天,并且已經展過的展品,原則上十年內不再公開。所以即使對于日本人而言,就算從1946年首展開始每年都來參觀,到今年第70回,也沒辦法看到所有的藏品。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每年的“正倉院展”,都能獲得非同一般的關注。每次開展之前,正倉院都會舉行莊重盛大的“開封之儀”。以宮內廳正倉院事務所所長和奈良國立博物館館長為首的人員,要先用水清洗嘴巴和手,之后才能打開被鎖在正倉院六扇門上的麻繩的封口。專家會從《東大寺獻物帳》開始檢查寶物,檢查完畢后,才能將寶物交付給展覽主辦方奈良國立博物館。工作人員必須要在兩周的展覽期間完成對于正倉院所有藏品的清點、曝晾、更換防蟲劑工作。參與檢查封裝工作的人員共計數百人,光是包裝材料就要耗費數百萬日元。而展覽結束之后,還要舉行關閉寶庫的“封口儀式”。參觀完整個展覽后,人們還可以參加博物館舉辦的日式茶會,或是去餐廳嘗一嘗每年為“正倉院展”定制的便當。當你補充完體力后,憑著“正倉院展”的門票還可以繼續參觀奈良國立博物館的其他展覽,其中有全日本最好的佛像和著名日本文物商坂本五郎捐贈的中國青銅器。對了,即使走出博物館的大門,還有那些四處游散的奈良小鹿等著和你玩耍呢。期待著你我共赴明年“正倉院展”的“一期一會”。

關鍵字標籤:神明桌推薦